2010年10月19日 星期二

大腦在休息

前幾天有位客人要找書, 但是我一直找不到, 後來找到的時候發現這本書其實就在我眼前, 結果這位客人笑著跟我說: 沒關係啦, 你剛剛就是只有用眼睛, 大腦在休息

之後我強烈的懷疑他拐彎抹角的在罵我不用大腦

2010年10月1日 星期五

如果行動可以成為語言

之前我修了一門課叫做行動哲學, 我上課沒什麼聽因為不考試老師也不點名(而且還是選修), 所以一個學期下來說真的我並沒有學到東西

不過期末考作報告的時候我才真的被折騰到, 我挺後悔上課沒有聽課, 由於這在哲學界裡是一個很新的領域(你聽過的詮釋學符號學解構主義大概都是19世紀出現的東西), 我幾乎找不到資料, 所以只好瞎掰了一個主題叫做語言與行動

我原本打算從頭瞎掰到尾的沒想到我瞎掰出了一點(我自己以為是的)道理

人對人最主要的認識來自於行動(也就是說你的一舉一動甚至你最細微的一根寒毛只要是出自於你意識的改變都是行動, 況且語意不清的語言本身就是不精確的更會有欺瞞的可能), 就像英語俗諺:"You are what you eat", 也就是行動本身的確有取代語言的可能性, 可以做到溝通, 也就是形上學(語言也是形上的部分喔: S is P, 主詞-動詞-謂詞)部分, 我不需要把我的身高體重嗜好想法通通一字一句的說出來或寫下來, 只要有另一個存在者可以細心觀察. 行動就會代替語言, 就有點像"躍然於紙上"的感覺

所以"愛情"這類形上的情感交流該如何行動? 浪漫的人會說:"情人的一個眼神一個表情一個動作都是愛的行動(沒錯, 就連你出現在他面前都是行動, 瓊瑤阿姨你在嗎!)"; 肉慾的人會說:"性是愛情的行動, 透過男女(男)可以密合的性器結構可以得知(只是現代社會倫理道德觀念薄弱大家無法明顯的了解這一點)", 研究古希臘傳說的人會說:"人原本有四隻手四隻腳兩個頭(也就是原本的器官乘二), 但當人類被撕裂之後, 人就開始追求自己原本的另外一半, 這就是愛的行動(philo-sophy的philo可以翻成"愛"但也有"追求"之意)"

其實你寫了一封情書也是行動, 不是嗎? 所以凡事請付諸行動, 聖經中說:"愛是永不止息", 我想也有這樣的意思在

而如果有一天, 行動真的完全取代語言, 人跟人的距離會因為行動而拉近嗎? 人跟人的互動中會不會少一些欺瞞? 而你有沒有想過, 當行動取代語言的時候, 什麼是你關於愛(或一些七情六慾)的行動?